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重温历史、继往开来——公司5月主题党日活动参观上海解放纪念馆、吴淞炮台湿地公园

隶属:党支部动态 点击:5616 来源:公司党支部 作者:刘圣 发布:2019-06-17 

1949年,69年前的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中国当时最大的城市——上海。从那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将每年的5月27日定为上海解放纪念日。

为了缅怀先烈,发扬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5月31日上午,公司党支部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等一起参观了位于宝山区的上海解放纪念馆。

首先,我们大家来到陵园中央的纪念广场,举行庄重的纪念仪式。纪念广场耸立着一座高达16米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新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北侧是新建的“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墙”,墙上镌刻着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牺牲的8000余名指战员英名和300多位宝山烈士英名。

全体同仁都满怀崇敬之情,在庄严激昂的国歌余音声中,向烈士纪念碑与烈士英名墙行三鞠躬礼,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深追思和感念。接着,全场奏唱国际歌,雄壮的歌声从纪念广场响起,回荡在烈士陵园的上空。

随后,大家参观了烈士陵园的主要纪念设施——上海解放纪念馆。纪念馆内以实施“钳击吴淞、解放上海”的战役决策为陈列主线,重点展示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的史迹。展厅内容翔实、主题突出,有近200幅图片和100余件实物,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历史物品向参观的党员们讲述了69年前的5月12日至27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通过此次参观教学活动,使得我更加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经受了一次红色传统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特别是对于我更加要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向前辈看齐。

紧随其后我们来到上海炮台湾景区包括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和园内的长江河口科技馆,总面积120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60万平方米,原生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沿江岸线约2000米。因清朝时曾在此建造水师炮台,故而得名“炮台湾”。

吴淞口炮台湾地区,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是鸦片战争(1842)、“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解放上海吴淞战役(1949)的著名战场,景区内的吴淞炮台纪念广场以及周边,现存多处历史的印记,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新生。

到达公园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刻有许多革命先驱头像的大石头墙和一个火车头形状的雕像。我想:这应该是用来纪念为炮台湾作出牺牲的烈士吧!公园的主题建筑是气势恢弘的吴淞炮台纪念广场。这里是公园的精气神所在。游人一到此,即感受到历史风云的变幻和冲击,似乎把人即刻带回到从前燃烧的战争年代。

随后我们一行人随着公园门口郁郁葱葱的大树一直往公园里走,这里的风景令人感到无比的舒畅,这里的空气使人感到无比清新,真是名符其实的森林氧吧。我们沿着林荫小道继续向前走,一阵风吹过,大树“沙沙”作响,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道路两侧是一大片“天然地毯”,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在草地上搭帐篷、放风筝、做游戏……还有一些学校的老师和家长正在组织公园活动,但更多的是老一辈们,他们也都各自组织集体穿着旧“军装”进行野营活动。

接着我们来到了炮台纪念广场。广场上有序地陈列着威武的装甲车、火炮和中日甲午战争时缴获的轻武器。广场呈三级圆锥状,背景是炮台山,圆锥当然象征着昔日的炮台,顶部安放着年代最早的一尊清代铁炮,炮口朝向大江。两边平台上,安放着几门各式二战时的火炮模型和军舰双管炮塔。清代大炮下的正面,是三幅硕大的浮雕,表现了各个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敌入侵和欢庆胜利的情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解放上海的“爱民之炮”。据说,当年我军进入上海市以后为使上海完整回归人民,便弃用重炮,凭血肉之躯换取了胜利,因此,这些战炮被称颂为“爱民之炮”。看完广场的介绍,我不禁产生了对解放军的敬佩之情。

我们继续前行,当走过由树蔓连接的拱形通道的小路尽头时,眼前顿时开阔起来,无边无际的长江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站在岸边,看着一浪拍打一浪,最后拍打在岸边的石头上,这场景可真是惊涛拍岸啊!

这次的红色之旅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生活,靠知识去创造未来,永远铭记“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