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press center

静能生慧 宁静致远 ——努力培养静气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隶属:党支部学习教育 点击:3407 来源:党支部 作者:李国强 发布:2012-11-15 

《道德经》第十六章言:“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翻成白话文,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整段文字中的一个中心思想,反映了静与自然规律的关系。这里的一个关键词就是 “静”。后来道、释、儒各家都对“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阐述。佛家语:“灵台清静,静能生慧,慧能生智。”道家也说 “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儒家亦认为“静能生慧”。《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延乎答问录》:“盖心下热闹,如何看得道路出?须是静,方看得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陶弘景(南北朝道教学家、中药学家。撰《神农本草经集注》等)说:“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总之,儒家、佛家、道家都认为,“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也就是说,在平静安逸之中能增长智慧、反之,心不能静便无所安,心不能定便无所守,人静不下来就会没了主心骨就会一事无成还会影响健康。” 可以看出,不论是道家的炼心炼气,儒家的修心养性,还是释家的“六根清静”都无不以练静入手。静为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那么重要?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需要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古人说静能生慧,就是告诉人们要通过守静来感悟世界的本源获得生活的智慧。佛陀(这是印度古代梵文的音译,意为觉悟者)把智慧分为三种——“闻慧、思慧、修慧”,最关键的是修慧。通过修习内观可以获得智慧。而修的过程就是一个守静的过程。

静能使人心明神清,慧增开悟,神采万千,以应万变。道家葛洪曰:“无为自化,清静自在”面对滚滚红尘,竞争激烈,杂务缠身,人们常会觉得压力沉重,心境失衡。在繁忙紧张的生活中,如果不懂得忙里偷闲,舒缓放松一下自己,就会感到心力交瘁而迷惘躁动。倘若把握不了自己,由着性子,小事生烟,大事冒火,骄横轻狂,喧嚣鼓噪,弄得自己坐卧不宁,别人见之唯恐避之不及,结果只能是累了别人害了自己。所以,与其去紧张去烦恼倒不如让自己先宁静下来。宁静可以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可以避免许多轻率、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

生活需要鲜花掌声,也不乏灯红酒绿,歌舞喧腾的繁华热闹,但热闹之中,往往包含着捧场和虚假,热闹过后,留下的常常是空乏的冷清和惆怅。只有宁静才是一方净土,不但能为你带来心灵的感念,更能让你享受生活的安宁和自在。事实告诉我们,心灵纯真,就会远离烦恼、远离浮躁、远离痛苦、远离颠倒梦想,就意味着朴实无华,意味着宁静安详,还意味着人生只为一大事而来、为一大事而去。这一切都离不开宁静的心灵。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就能体现一种坚韧刚毅之美、成熟之美、大将之风,避免慌乱和盲动,避免举止失度,心智失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对于人生的重要性,随之养生便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养生的要义首先就在于养心,养心的关键就在于守静。守得宁静便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先哲说:“动以养身,静以养性” 就是在宁静的心理环境中,让人摒弃俗虑杂念,排除外界干扰,进行反思,悟出真谛,从而达到陶冶性情,涵养德性,净化灵魂的成效,进而让我们的心灵濡养得滋润而通透,气血通畅而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于是培养自己的“静气”,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培养静气,首先要学会拒绝引诱,不再过份专注於外物,心才会达到静定,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所以有人把“静能生慧,宁静致远”合为一句,强调修身养性的必要性。宁静以致远,诸葛亮在《戒子书》中写道:“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一个人只有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将智慧、灵感全部集中调动起来,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庄子说:圣人之静,善于固守养静,万物不足于挠其心志,所以能静。齐白石衰年谋求画风变革,闭门十载,“破壁”腾飞,终成中国画之巨擘(bò大拇指)。国画大师刘海粟再三告诫学生:要甘于寂寞,只有耐得住寂寞才不会寂寞。从巴金声明“闭门谢客”到钱钟书坚持“谢绝采访”到费孝通告示“关门盘点”,许多名家学者都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天地,目的就在于培养和凝练自己的静气。对于年轻人来说,如果能过一段“潜水艇”似的生活,先暂时隐形,找寻目标,耐住寂寞,积蓄能量,日后方能成功地“浮出水面”。

其次,还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培养“静气”日常行为习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来就会听。但是,事实是很多人都没有学会“听”——有意识的,专注地听!当你学会了“听”,那么你自然就会沉入一种“静”的状态中,就能保持良好的注意力,而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静则明朗”进而真正看到事物的实质和本来面目,对于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事务奠定良好基础。

日常生活同样无不以静为生。然而世界确实不太安静,有嘈杂,也有诱惑。平民百姓为生计而忙忙碌碌,但心底却无不渴求生活的平静。谁都希望能阖家平安、工作顺利、四邻和睦、物价平稳、社会安定,日子过得安宁、祥和、宽松、愉快。所有这些,追求的正是一种生活的宁静美。现代生活,虽难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景,但如果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能学会沉淀心灵,滤出生活的杂质,不再大喜或者大悲,凡事淡然处之。那么像陶渊明所说的“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就会出现,在纷繁喧闹的世界里同样可以进入宁静的境界。

静能生慧,静能致远,静能明志, 静能养生,静能明道。只有保持一颗平常而冷静的心,才能不受世事浮躁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德才兼备之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的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得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如果能看轻世俗的名利,就能培养自己的清气,明确自己的志向,摒弃轻浮暴躁的心性。无视名利之存在,无视权威之荒谬、无视黑夜之漫长、无视诱惑之癫狂,这样才能深谋远虑,做成大事。有一位哲人曾说到 “人总想隐退乡间、海滨、山林,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庸俗的想法。因为你可以随时隐退到自己内心去;没有任何地方能比自己的心灵更为宁静,更无烦忧,尤其是如果你的内心海阔天空,只消静气敛神就可以获得完全的宁静。”当你疲于你的生活时,不妨停下前行的脚步,静下心来,沉淀一下你的心灵,智慧的曙光一定会在前方等待着你!